采用“過程審核”方法,這個要求從2000版ISO9001發布就被提出來。時至今日,已過去快二十年了。各機構有識之士灑潘江、傾陸海,高談闊論,但真正的“過程審核”卻一直是水中月、鏡中花。
諸多機構在探索“過程審核”,但良莠不齊,差別天地。有的雖名為過程審核,實際上卻是把標準要素名稱改為過程,如把“采購”改為“采購過程”、把“設備”改為“設備管理過程”等等,實為換湯不換藥。多數機構是把要素重新組合,形成一個個完整的業務過程,如“供方選擇評價—采購—采購產品驗收—采購不合格品控制”等等,這種“過程審核”有些靠譜,但也只是按管理流程審核而已。
過程審核,不僅僅只是按管理流程審核,更重要的是按“過程方法”審核。過程方法的核心在于“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一個體系加以理解和管理,有助于組織有效和高效地實現預期結果”。單純的按管理流程審核,難以檢查和評價出各個過程的“相互關聯”作用和“實現預期結果”的能力。而各個過程的“相互關聯”性又恰恰是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,也是影響其“實現預期結果”的關鍵,因此拋開“過程方法”的“過程審核”,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程審核。
我們在中國石化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標準探索之初就提出,有效性評價以檢查發現為輸入,未必做體系全要素檢查,但對于到底需要抽查哪些要素或者業務過程,一直沒有能夠確定一個統一的標準。
不忘初心,再回到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目的——穩定提供合格產品和服務的能力、增強顧客滿意。那么,合格產品、顧客滿意源于哪些業務過程?是主營業務!由此一通百通,一是要確定企業的主營業務;二是要識別影響主營業務質量管理的相關活動過程,由此開展穿行檢查,既基于不同企業不同主營業務確定了需要抽查的相關過程,也明確了抽樣范圍,即圍繞主營業務相關活動過程進行抽樣,提高了檢查效率。
通過對主營業務相關活動過程的檢查發現進行分析,可以準確地識別出影響主營業務“實現預期結果”的薄弱過程及其管理環節,促進企業有針對性改進,包括協調組織職責、優化管理流程或加大資源投入,強化業務過程管理能力,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穩定性,持續增強顧客滿意。
版權所有 ? 北京中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廣順北大街博泰國際商業廣場B座908
郵編:100102 京ICP備19022341號

關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