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件有效性審核包括文件體系頂層設計(文件體系結構)適宜性和文件質量。而文件質量又包括文件符合性(合規性)、有效性(不僅僅是可操作性)。
二、文件體系頂層結構設計審核
(一)文件體系頂層結構
文件審核不能一葉障目,不見森林。不能只審核文件本身的質量,而忽視了文件體系頂層結構設計。如果文件體系沒有與企業實際文件結構有機對接,可能會從根本上導致體系建設“兩張皮”。
1.制度體系與文件體系
基于新版標準規定“體系要求融入組織的業務過程”,而我國的企業,尤其是國企,制度是業務管理的主要手段。因此,制度也是體系文件,制度體系是文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2.企業標準體系與文件體系
根據GB/T 15496-2017《企業標準體系 要求》“各類管理體系文件是企業標準體系的一部分。對于各管理體系的通用要求,可采用整合、兼容和拓展的方式,將相應的標準修訂后納入標準體系;對于各管理體系的特定要求,可直接將原管理體系的文件納入企業標準體系。”
企業標準體系包括產品實現標準體系、基礎保障標準體系、崗位標準體系。這些標準有效支持管理體系“落地”。
典型的管理體系文件結構如下圖所示。
經驗分享:新版標準并未要求企業編制《手冊》,但基于企業習慣,《手冊》是建立體系的標志,同時也給出查詢文件的途徑,所以一般情況下,我們建議企業編制《手冊》。
程序是指進行某項活動或過程所規定的途徑(ISO9000)。我國企業習慣于用制度來規定業務管理的流程和要求。所以程序文件和規章制度是一個文件的兩種表現形式。國際上統稱為程序文件,我國習慣稱之為規章制度。
(二)審核關注重點
文件體系頂層結構設計審核重點關注:
1. 是否與企業標準體系相結合,包括管理標準、技術標準、工作標準?
2. 是否與制度體系相結合?
三、文件質量審核
以下以制度審核為例,明確制度有效性審核的要點和方法。
(一)制度策劃審核
制度策劃應滿足合規性和有效性要求。合規性是指制度滿足國家、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及上級要求;有效性是指制度符合企業實際情況,職責明確、流程清晰,操作性強。有效性更高的要求是流程優化。
制度的常見的結構、內容、問題及審核思路見附件。
(二)制度實施效果審核
1. 制度實施審核思路
(1)首先要對制度進行拆解:按職責劃分,分別編制主管部門、協助部門、執行部門、基層單位檢查表,并做好具體抽樣計劃。
經驗分享:一定要按統一的抽樣計劃分別在主管部門、協助部門、執行部門、基層單位進行查證,這樣才能發現部門與部門之間、部門與基層單位之間是否存“流程壁壘”,接口環節是否順暢。“流程壁壘”、接口往往是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。
(2)對主管部門、協助部門、執行部門、基層單位分別取證后,再按制度流程將這些分散的證據進行“剪輯”,對照制度規定評價企業制度執行力。
2. 制度效果審核思路
制度的有效性最終應該落實在是否實現預期的結果。因此審核不能止步于“制度實施”,要在對“制度實施”審核后評價制度實施效果,也就是制度的有效性,即評價這個制度的貫徹落實是否能夠確保實現相應業務管理目標,即“目的”,或是否能夠確保該項業務QHSE風險受控。
版權所有 ? 北京中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廣順北大街博泰國際商業廣場B座908
郵編:100102 京ICP備19022341號

關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