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描述信息

010-84150562

w
這是描述信息

中是論壇

當前位置:
首頁
/
/
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

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

  • 分類:中是論壇
  • 作者:于秀娟
  • 來源:原創
  • 發布時間:2021-05-28 15:14
  • 訪問量:

【概要描述】

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類:中是論壇
  • 作者:于秀娟
  • 來源:原創
  • 發布時間:2021-05-28 15:14
  • 訪問量:
詳情

石油化工行業危害因素較多,具有高溫高壓、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等風險。在科研開發過程中,實驗、試驗、分析等活動都是在實驗室進行的,除了接觸一般的有毒有害危險化學品外,還可能涉及易制毒、易制爆和劇毒等危險化學品,以及大量的高純氫、高純氮、惰性氣體等氣瓶,還有過氧化物反應、臨氫反應、聚合反應、裂解反應,以及活潑金屬鉀、鈉參與的反應等等??蒲袑嶒炇腋哂卸嘧冃院筒淮_定性,因而科研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及其重要。近年來,實驗室安全事故屢見不鮮,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。2021年3 月 31 日,中科院化學所發生反應釜爆炸,造成一人身亡;2018 年 12 月 6 日,印度班加羅爾28 歲的研究員在科學研究所的高壓氫氣瓶爆炸中喪生;同年12月26日,北京交通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室,在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實驗時,發生爆炸燃燒,造成3人死亡。事故調查認定:北京交通大學違規開展試驗、冒險作業;違規購買、違法儲存危險化學品,對實驗室和科研項目安全管理不到位。這些事故再次敲響了科研實驗室安全警鐘,科研實驗室使用危險化學品和高純氣瓶是常規操作,警示了科研實驗室風險無處不在。哪個層面存在薄弱環節,都可能會導致事故發生。為解決這些問題,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HSE管理體系,深化危害因素辨識和隱患治理,強化員工教育培訓,提高應急處置能力,才能提升科研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水平。

一、建立完善制度體系,規范實驗室安全管理

制度體系包括各項管理制度、操作規程(作業指導書)、記錄表單等。管理制度應收集法律法規的要求、標準規范,結合科研項目實驗特點編制,至少應包括:

1.實驗室安全責任制;

2.危害因素辨識與評價管理制度;

3.危險化學品采購、運輸、發放、使用、儲存、廢棄全過程管控管理制度;

4.氣瓶、氣體管線、氣體儲罐安全管理制度;

5.原材料安全使用、工藝操作等培訓制度;

6.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應急處置制度;

7.個體防護裝備配備和使用制度;

8.防火防爆管理制度;

9.監督檢查及其他必要的管理制度等。

此外還應編制危險化學品實驗、試驗和分析等必要的指導書,以及儀器設備、試驗、評價裝置等操作規程,以規范人員的不安全行為。

二、提高危害因素辨識和風險管控能力

(一)危害因素辨識與評價

科研實驗室制定并落實危害因素辨識和風險管控制度,全員對實驗室所有工作進行系統的危害因素辨識,識別各類正常工作任務活動的危害,如設備、電氣、高溫、低溫、灼傷、火災、爆炸、噪聲、中毒、輻射及各類化學反應等,或與工作任務相關的、異常情況下的危害,如突然停電、停水、自然災害等特殊狀態下的處理。還要考慮課題所接觸的化學品、試驗人員、儀器設備和裝置,以及所處的環境、設施等方面的危害。

危害因素辯識過程應考慮但不限于:

 1.科研開發、科研生產、儀器設備使用和安裝作業、檢維修作業、原料運輸、廢棄物處置以及后勤服務等;

  2.所有進入工作場所人員(包括承包方人員和訪問者)活動;

  3.人的行為、能力、身體狀況、能影響工作的壓力等;

  4.識別到的外單位能夠對本單位人員產生不利影響的危害因素;

  5.相鄰研究部室,正常工作所產生的危害因素;

  6.本單位或外租(借)基礎設施、設備和材料;

  7.本單位活動、試驗材料的變更,或計劃的變更;

  8.管理制度的更改,包括臨時性變更等,及其對運行、過程和活動的影響;

  9.任何與風險評估和實施必要控制措施相關的適用法律義務;

  10.對科研工作區域、過程、裝置、機器和(或)設備、操作程序和工作組織的設計,包括其對人的能力的適應性;

  11.事故及潛在的危害和影響;

  12.以往活動的遺留問題等。

實驗室負責人應根據危害因素辨識結果,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風險評估,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。

(二)風險管控措施策劃

首先選擇能夠消除風險為原則,其次采取可降低風險的方式。按照消除、替代、工程控制措施、標志、警告和(或)管理控制措施、個體防護的順序進行控制。

重要危害因素可采取目標控制(設定風險控制目標,制定包括增加設備、設施在內的管理方案)、運行控制(編制管理制度、作業文件、進行人員培訓)、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(編制應急預案并演練)等措施進行控制。明確風險防控責任崗位和人員,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,并讓每位員工都了解崗位風險與控制措施。

(三)專項風險管控

1.危險化學品的控制

按化學品的危害程度,選擇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。在移取、稱量、配制、操作過程中,應根據其危害性質在通風櫥、萬向通風罩、手套箱或特定的區域進行;在使用易燃易爆氣體房間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器,使用氮氣、惰性氣體房間安裝氧氣報警器,產生毒性氣體房間安裝合適的毒性氣體報警器。

2.廢棄化學品的控

實驗過程產生的廢液、過期或失效的化學試劑、盛裝過化學品的容器、沾染試驗化學品的耗材等,要分類收集分類存放,填寫產生危廢臺帳(化學品名稱、組成、產生時間、產生量、責任人等信息),由具有資質的廢棄化學品經營者轉運、處理、處置。嚴禁擅自傾倒、排放或交給無資質單位處理處置。

三、強化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

結合實驗室特點,針對可能發生事故的風險點,全面開展隱患排查工作,做到安全隱患排查全覆蓋,責任到人。排查形式包括日常排查、綜合性排查、專業性排查、季節性排查、重點時段及節假日前排查、事故類比排查、復產復工前排查和外聘專家診斷式排查等。對排查出的問題進行統計分析,能整改的立即整改,需要投資的向上級部門報告,做好未整改前的監管措施,必要時制定應急措施。

要將隱患排查治理納入日常安全管理,形成全面覆蓋、全員參與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,使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、常態化,做到隱患整改的措施、責任、資金、時限和預案“五到位”。建立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,動員、鼓勵員工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。

四、強化教育培訓,提高員工安全素質

英國艾伯丁大學研究表明,70%的不安全行為是由于人們一開始就沒有意識到危險源。在化學實驗室安全事故中,人為因素占主要地位。安全意識淡薄是導致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,通常由個人不規范行為和失誤而導致的事故占較大比重。在日常管理中,要堅持教育為先,預防為主的理念,采用自學、集中培訓等形式,安全教育內容應包括:一方面是國家、地方、行業相關的法律、法規和行規的學習,以及國內外科研、生產所發生的事故案例,本單位的管理制度的培訓;另一方面是具體研發時原料(產物)化學品的物理化學性質,反應、過程的性質,如放熱、放熱量、產生的氣體、毒性、腐蝕性、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及應急處置方法等。以持續的培訓確保崗位知識和操作技能滿足安全條件。

  對新上崗的員工應經過三級安全培訓教育,保證其了解本崗位的規范制度,掌握實驗室基本常識及操作規程,具備對工作環境的危害因素進行分析的能力,掌握應急處置方法,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,并以師帶徒方式以講促學,直到熟練掌握崗位知識和技能。

五、加強應急演練,提高應急處置能力

在實驗活動中,常常潛藏著火災、爆炸、中毒、灼傷、轉動設備傷害、割傷等事故風險,因而應編制應急處置方案(卡),配備必要的應急裝備、物品,如全面式防毒面具、滅火毯、滅火器、噴洗設備、正壓式空氣呼吸器、藥品箱等,并定期組織演練,使員工熟悉應對突發事件的初期處置和緊急情況時的處置程序。應急處置方案(卡)應簡單、實用、有效,通過演練完善應急處置方案(卡),使其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,增強應急響應能力。同時將應急處置方案(卡)內容納入培訓計劃,定期組織培訓,達到員工能熟練應對緊急事件的要求。

六、結束語

實驗室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,干預科研人員意識,重視安全行為只有起點,沒有終點,需要持續不斷地以日常檢查、專項檢查為突破口,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、物的不安全狀態,以建制度、強執行,消除管理缺陷,為科研生產安全平穩運行提供有力保障。

版權所有 ?  北京中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
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廣順北大街博泰國際商業廣場B座908 
郵編:100102     
京ICP備19022341號

這是描述信息

關注公眾號

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12一14幻女BBWXXXX在线播放,国产在线高清理伦片A,黄 色 免 费 成 人 A片,CHINESE乱子伦XXXX国语对白
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| 欧美人善Z0ZO性伦交| 在线无码VA中文字幕无码| 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观看国产| J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| 日本XXXX高清色视频在线播放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