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州,我土生土長的地方,剛剛經歷了百年不遇的水災。
鄭州,我的家,從來沒有讓我如此牽掛。
災后第四天,幸運地搶到一張返鄭的車票,回家,歸心似箭。
父母無恙,家里無恙,但我生活的家園此時卻是千瘡百孔。
患難見真情,路邊隨處可見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車輛、救援物資和志愿者的身影,而我能做點什么?
災后第五天,幾個閨蜜帶著孩子分別到此次受災最嚴重的兩個社區。在社區工作者的帶領下,力所能及為一些困難家庭進行物資援助。
針對不同的捐助需求,我們跑遍鄭州采購平時隨處可見的物資。
高層停水停電的,采購應急水電筒、大瓶水、米、面、易儲果蔬、牛奶、軟食等;一層進水受災的,增加夏薄被、消毒水、酒精;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、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,增加大提卷紙、濕巾等。不能面面俱到,只能盡量周全。
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辛酸。
我們爬十五層樓梯,送水到90歲的孤寡老人家;我們去一樓受災戶,家里癱瘓的老人睡在地板床墊上,看到我們時喃喃說“共產黨好,政府好”(水災時家里水深1米,淹到了老人的床,我們不敢想象,也不敢詢問當時家里的場景);有一插座漏電,差點觸電的一家人;有一戶老黨員看到我們時,叔叔扒到我耳邊說了一句“我家里沒事,把東西送給更需要的人吧”,可他家里明明打掃了4天,所有的東西都還沒有歸位。社區小姐姐說,老人家有很多勛章,子女在外地;一位得漸凍癥的姐姐,行動不便,無法用言語表達心情,只能拄著拐杖向我們鞠躬。社區小姐姐說,這些受災群眾,他們相信政府,一切都會好起來的。
一天的時間很短,一路的見聞很多,感觸頗多。
社會各界捐助的物資正在陸續發放,街上隨處可見的志愿者和來自八方的援助兄弟,大家都在做著同一件事——正能量 “鄭”釋放。
版權所有 ? 北京中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廣順北大街博泰國際商業廣場B座908
郵編:100102 京ICP備19022341號

關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