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效性審核在路上。經過這多半年的審核實踐,對體系有效性審核又有新認識,其有“四重境界”,曰:業務審核、要素穿行、管理追溯、體系評價。
第一重境界:業務審核。其實這一層級根本就夠不上“體系審核”,只能算作質量檢查或安全檢查。關于專業檢查與體系審核的關系,之前有過多次闡釋,這里就不再贅述了。但質量/安全檢查是體系審核的基礎,這毋庸置疑。由此將按業務審核姑且算作“第一重境界”。按業務審核,一般從該業務所涉及的部門、崗位“一崗雙責”切入,進而檢查業務管理制度建設及落實情況及效果,從基層單位到直線部門進行取證,促進業務主管部門壓實靠實HSE責任,推動HSE責任歸位,促進“管業務必須管HSE”落地。審核員要綜合應用PDCA、過程方法以及風險思維,才能夠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業務審核。在這一層級輸出的是點的問題,即問題清單。
第二重境界:要素穿行。在這一層級,審核員需要熟練掌握體系要素及其相互關系,切忌對一個個要素逐“點”進行審核,而是要按業務過程(包括主過程、支持過程),梳理相關聯的體系要素,在業務審核的同時,對關聯要素進行穿行檢查,實現業務與要素的有機融合。將各業務相關要素存在的問題進行統計分析。這一層級的輸出是對業務線的評價,提出業務管理的薄弱環節。
第三重境界:管理追溯。體系有效性審核難點在結果驗證,關鍵在管理追溯。到了這一層級才算是展露出體系審核的本質特征。“問題在基層,根子在機關”,要始終把握住體系審核的對象是管理這一目標不放,增強QHSE管理內動力。在這一層級,要求審核員要熟練掌握“五回歸”“PDCA-OPPT”“雙歸零”等管理追溯工具,評價相關業務管理面上的薄弱環節,促進直線部門管理改進。
第四重境界:體系評價。這一層級應該是體系審核的“收官之作”,對在各業務評價的基礎上,針對各業務共性要素存在的問題進行統計分析,指出管理體系相對薄弱的要素和體系改進方向。這一層級是系統性評價QHSE管理體系有效性。
“點線面體”“四重境界”體系審核的目的是,引導企業分級開展問題整改和管理改進,從而確保QHSE風險可防可控,實現QHSE績效穩步提升。
版權所有 ? 北京中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廣順北大街博泰國際商業廣場B座908
郵編:100102 京ICP備19022341號

關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