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要有決策,要有適宜的決策,要讓下屬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。經常聽前輩們說,要深刻“領會”領導意圖,要“揣摩”,要有“悟性”。我覺得用在技術研發上沒問題。但是悟性也好,揣摩也好,領會也好,說白了只能是指令不清。因為指令不清,干活的時候才會猜是不是應該這么做?或那么做?到底應該怎么做?往往忙了半天,工作結果達不到“領導意圖”。
陳春花說過:我把管理稱之為一門學問。理論要變為常識。很多人擁有知識,但沒有學問。他們知道的只是知識和概念,并不知道學問。有規律的認知,會舉一反三,能解決問題才是學問。每個學科都有它的規律,管理的規律是,管理沒有對錯,只有面對事實,解決問題。管理是以結果評價,不是以對錯評價。一定要追到底能否解決問題、獲得結果。
我們為什么工作效率低?因為我們沒有明確指令。在做出決定后,不敢馬上去執行,而是先評判對錯??傇谙肴f一錯了怎么辦?其實人都會犯錯誤,但對錯在管理中不是最重要的。即便你證明自己正確,上司錯誤,也于事無補,最重要的是做事情的結果,問題是否得以解決。
大部分人的習慣思維,是喜歡評判對錯。大家應該都了解,前些年老北京開出租車的師傅,那簡直了,時政評論是他的天下。不過,管理沒有對錯,但有好壞。好壞的標準只有一個: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是否合二為一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兩者是否一致,是管理中最大的挑戰。
中層管理者不知道思考時,通常不是他的態度問題,也不是他的能力問題。而是因為你們所處的位置不同,他并不知道你希望他思考什么。
高層管理者要經常跟中層講,哪幾個問題他應該反復思考?或者,要把這幾個問題思考到什么高度?或者,某些指標要優化到什么程度,才符合要求。高層要讓中層有更明確的工作目標,要讓他熟悉、理順、優化工作流程,把整個部門的工作管好。中層負責建立流程、檢查流程和優化流程,基層只負責認認真真執行流程。
很多時候,當我們說員工的主動性不夠時,往往是我們在管理上沒有把事兒講明白。開頭說過,管理就是做好一系列決策。做決策的核心,就是讓員工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。所以,我們需要的不是員工的主動性,而是讓每個員工心里都很清楚,為什么一定要做好這件事兒。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沒有把任務規劃清楚,沒有跟員工講清楚他必須完成什么,完不成會怎樣。尤其要讓他明白他能完成這件事,讓他有信心能完成這件事。
所以,這就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——制定工作計劃。真正合格的工作計劃,能讓每個員工都清楚,他一定能完成。學習也是一樣的。員工為什么要學習?要給員工目標,如果員工不知道為了什么學習,就需要多聊一聊個人目標。管理學上一直在講,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持續結合,才是最好的管理,不能光講公司要什么,還要多和員工聊聊,他想不想要什么?沒有目標,就會有很多情緒。
有一些職場人,在工作上不夠成熟,過于關注自己的成長,或者關注自己的心情。其實,他真正要關注的是,自己能貢獻什么,有哪些最基本的任務要完成?因為,一個人的成長與收獲,取決于他做了什么,克服了什么挑戰,有什么成果等等。當你做好你該做的工作,自然就會成長了。每個人最應該做的,就是堅定完成工作目標,從小目標到大目標,一個一個地完成。而且,完成目標通常都是最快樂的,就是我們所說的成就感。那些不快樂的人,往往都是因為目標完不成的,或者他們還不清楚目標的意義。
作為上級管理者,就要跟下屬講清楚,他為什么要做這個工作,他應該完成什么樣的責任,他在團隊中不可或缺的價值。
另外,還要再說一件事,就是重復的工作才是真正適合大多數人的好工作。重復意味著整個體系是比較穩定的,意味著員工的技能是可以不斷提升打磨的,重復意味著有效。無效就不會重復了,那叫返工。所以,每天都做同樣的事,按照固定的套路去打磨自己,不斷提升自己,熟能生巧,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工作。
你見過哪個牛人,生命中沒有大段的重復?如果沒有重復,專注從哪說起?
想一想達芬奇畫雞蛋。
版權所有 ? 北京中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廣順北大街博泰國際商業廣場B座908
郵編:100102 京ICP備19022341號

關注公眾號